top of page

從「高齡」到「全齡」

在過去100年間,因為醫療的進步和公衛的普及,人類平均壽命從50歲增加到80歲,也就是說,現在一個65歲退休的人,很可能還會活20年以上;台灣65歲以上人口的比例從1994年的7% (高齡化社會)到2018年的14%(高齡社會),再到預估2026年的20%(超高齡社會),期間只有短短的32年,高齡化速度和香港、南韓類似,較其他歐美國家快了一半以上,也較世界平均值88年差距甚大。美國女星珍芳達2012年在TedxWomen Talk上說:傳統對於生命歷程的想像是「拱形」的,在中年時達到頂峰,然後一路走下坡,她認為現在應該改為「上樓梯」才對,因為年老肉體可能衰弱,精神與智慧卻是與日俱增的;因此,面對人生歲月1/4以上的「第三幕人生」,我們應該預做準備、良好規劃、才能精彩面對,讓這個「銀色海嘯」(silver tsunami)將我們推波往上、與人共生、共好!

 

因為高齡化社會的到來,如何讓人「住得其所」成為必須面對的新挑戰;傳統「含飴弄孫」是老年生活的寄託,「家」在精神與物質上是高齡者的重要支援,然而進入「少子化」的現代資訊科技社會,老人的居住型態已從傳統的三代同堂到今日的獨居模式、或是兩老共居、或是外籍看護照顧的模式,「家」的功能和情感逐漸弱化,或許「新三代同堂」的模式更符合現今的需求:老人和子女就近居住,以「端一碗熱湯到不會冷掉的地方」為最佳侍親距離,既可互相照顧,又可各自保有獨立與私密的空間。然而當老人失能後,因為原本住宅缺乏無障礙環境,以及共居融合性等問題,高齡失能者被送到機構中、或是集中照顧的模式;因為一般對於進住老人機構居住的接受度不高,所以政府提倡在地老化政策目標的同時,必須鼓勵機構提供更多的服務,以及發展社區關懷照顧據點的功能,才能讓原本的老家成為老來最終的歸宿,。

 

人們對住宅的最基本需求是安全保障,但老年住宅還應該能讓他們有歸屬感、安心感、有社交性、感覺到自我價值。因此高齡建築需要:

1. 有友善無障礙環境提供安全感。

2.周遭有完善的生活機能設施和便利的生活服務系統。

3.有緊密的社區互助機制與人際關係系統。

 

臺灣老人住宅的發展趨勢為:規模化、郊區化、建築多樣化、功能豐富化、科技化、服務專業化(李梅英, 2008),推動老人福祉設施和環境建制,應朝「小規模, 多機能」方向前進,藉由軟硬體配合,並連結「社區化」的照顧模式,採「複合式」生活型態的規劃,最好能由使用者參與通用設計的規劃過程;針對獨居老人,也可以科技輔助器具,使居家住宅變成具有安全感測的智慧宅。居住幸福是一種感覺,合適的老居生活是需要被規劃和推動的,對於老年人安養與照護需求,在生理、心理精神層面提供安全、安心、安定、便利與友善之居住環境。

 

因為「在宅老化」的需求,「高齡建築」現更進化為「全齡建築」,以通用設計規劃適合所有年齡、性別、行動不便者所有人需求的居住環境,落實「居住者不動」的終身住宅,有最大的可及性與適用性,流暢的空間動線設計、容易瞭解、方便使用空間,也可以因應家庭生命週期需求之彈性設計或加裝各種無障礙設施,以全方位的人本關懷老化的需求;對健康者而言,它是舒適的,對失能者、身障者而言,它是友善的。如何將「通用設計全齡建築」的理念付諸實現,提供便利照顧的功能,減低空間障礙的問題,並預留空間彈性,以因應不同階段改善空間之需求,提前消弭老化所產生的行動和居住的問題,是值得大家努力的。

 

本期感謝台北科技大學蔡淑瑩教授擔任特約主編規劃主題內容,蔡教授二十多年前即體察高齡社會的浪潮,開始研究此一議題,我們很高興藉由她的人脈,邀請到國內外各方專家學者提供文稿和作品,策畫出本期豐富的內容!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