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漫畫符號主義者-高松伸

這是個全球化時代,從本期開始,我們也將觸角伸至國外,邀請國際建築名家提供其作品,首先登場的是高松伸。高松伸的作品造型誇張、視覺性強烈,因有許多如機器般的特殊造型,而被歸之於機械建築;1989年《蝙蝠俠》電影中的想像城市-高譚市(Gotham City),即是以高松伸作品語彙加以重組拼貼而成。然而,我們從他的作品設計說明中,讀到了:「建築是一種力量,給人“愛”、“希望”和“夢想”」、「型態不跟隨機能,而有其自身的意義」,在在可以發覺:其實他更執著於建築造型之象徵意義,與其傳達之力量,只是他所採用的造型,或如機器人、或如飛彈、或如機械活塞、或如卸壓瓣、採光筒,其他如玉造溫泉設施的碗狀浴槽、織陣的和服束帶造型,無不傳達出強烈的漫畫視覺性;所以我認為高松伸應該更適合稱之為漫畫符號主義者 。這也是為什麼西方評論家以高科技風格建築角度批評其建築為低科技(Low-Tech)或死科技(Dead-Tech)建築,因為徒有機械外型,卻無機器內涵,造型的符號隱喻取代了科技物理的實用性;對於高松伸而言,他的機械建築所呈現的不是機器的科技性,而是面對強大商業污染壓力下的一種掙扎與對抗。

此外,我們也發現高松伸其實仍然頗為注重基地的環境特性,他說「建築必須與自然共生,這種力量往往源自於當地風土特色。」例如:東本願寺參拜接待所的地下化、沖繩國立劇場所表達沖繩的文化與民藝、大阪Kirin Plaza以「孤絕的個體」面對雜亂的都市景觀、境港市文化音樂廳與庭園的關係、「俄」的借景手法等等,都反映出其對待基地的態度;同時,高松伸也勇於與其他領域的專家合作,表現出其巧思:例如與流體力學專家合作的砂漏博物館內設置的砂漏計時器,植田正治寫真美術館中用光學攝影原理,透過世界最大的透鏡的折射,將遠處的山景倒映到建物內部的牆面上,來表現出美術館的「攝影」特質等等,也都值得我們學習。

bottom of page